20180621

專利制度的迷思

關於專利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最常見的理由是「能促進科技進步」、「造福社會」、「保護發明人的創作」等,亦即提供「誘因」讓人們願意進行發明創作。舉例而言,美國憲法提到:「為促進科學與實用技藝之發展,國會有權賦予作者和發明人於有限的權利期間,專有其各自的著作和發現。」在此,專屬權利 (exclusive right) 應解讀為排他性權利 (right to exclude),而不是獨佔性權利 (right to monopolize)
Article I, Section 8, Clause 8,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grants Congress the power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useful arts, by securing for limited times to authors and inventors the exclusive right to their respective writings and discoveries."
專利制度的支持者或許會說:「如果沒有『專利保護』,任何人都可以複製發明人的創作;誰還會想要花錢、花時間、花精力進行研發?大家等著抄襲別人的發明就好了!」例如,Mark Lemley 曾經說過:(Faculty on Point | Professor Mark Lemley on the Patent System;依照影片提供的字幕重新打字)
“... The idea behind the patent system is that it’s expensive and uncertain to come up with new innovations and it’s cheep and easy to copy them when somebody else has come up with them. And so we worry that if we don’t give you some incentive to be an innovator instead of an imitator, everybody’s going to want to wait and copy somebody else’s invention. So what we do is we give you exclusive rights to your inventions for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if you meet certain criteria. If your invention is important enough, it’s new enough, we will let you and only you make use of that invention. ...." (Emphasis added)

上述說法的基調是:「如果缺乏專利制度提供誘因,沒人會去做創造發明的事。」事實是:即使沒有專利制度提供「保護」,人類早已開始並持續進行以科技知識為基礎的創作;沒有專利保護,人們還是會從事發明創造的活動。因此,「需要專利制度提供發明創造的誘因」不是專利制度必須存在的關鍵理由;真相是:專利制度為科技創新者提供控制權,讓他們有能力去影響產業發展、累積商業談判籌碼、提升自己在產業和市場上的競爭力,並有機會持續保有競爭優勢。目前,企業利用專利制度獲取商業利益的考量遠大於對社會公益的關心。社會大眾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如何在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下,讓專利制度的設計為人類社會服務,使科技創作者 (非營利機構研究人員、學生、大學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業人士等) 能得到合理的酬勞,而不會淪為相對少數的機構或個人維護其既得利益的工具。

將專利權視為發明人所取得的專有實施權 (即獨佔權) 是一種誤解,因為專利權屬於排他權 (亦即發明人依法有權不讓別人運用其專利技術),它不是獨佔的實施權 (「唯獨發明人可以運用其發明」是錯誤的認知);獨佔性隱含排他作用,但排他性不一定具有獨佔性。除非 "make use of that invention" 可以勉強解釋為行使專利權,亦即禁止別人使用其發明 (專利技術),否則「唯獨發明人可以運用其發明」這樣的說法在法律上沒有依據。某些專利權人是科技領先者,而且擁有「關鍵性基礎專利」,因此他們在實施其自身專利技術時,比較不會受到他人上位專利的阻礙,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原本就有實施其自身專利技術的權利。

發明人或專利權人要如何回收其所投入的資金和精力 (仍有人只做貢獻不求回報)?答案是透過技術移轉 (technology transfer):出售專利 (patent assignment) 獲取報償,或進行專利授權 (patent licensing) 收取權利金。除了技術移轉之外,發明人或專利權人還可經由生產銷售實施其專利技術的產品來獲利 (或者,藉由提供實施其專利技術的服務);然而,在其產品、製程或服務上實施其專利技術時,有可能需要運用到其他發明人或專利權人的專利技術,此時,取得他人專利授權的代價必然會削減其獲利。

大學或非營利研究機構通常沒有從事產銷,他們只能透過技術移轉來獲得報償;這正是專利制度的核心運作方式:專利權人投入資源,讓發明人進行創作並取得專利,取得專利後,依法擁有排他權利 (亦即控制專利技術如何被運用),當有個人或機構需要使用相關專利技術時,可以向專利權人尋求專利技術移轉,如此就能讓專利權人回收研發成本、創造利潤,或累積用於社會公益活動的資源。

若要利用專利制度,普遍地為社會大眾提供強大的經濟誘因,並公平合理分配發明所帶來的利益,專利制度必須發揮保障發明人權益的功能,使發明人和專利權人能快速有效地行使專利法所賦予的權利,真正達到造福人類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